Sunday, 25 November 2012
我旅行故我在
讀書好講座請來龐一鳴談旅行,這位光頭佬旅行經歷豐富,而且有趣,今年中帶著年青小夥子去歐洲賣藝,身穿俗豔夏威夷恤,彈著Ukulele唱廣東歌,幾年前則在南美遊歷了一年,明年又準備去歐遊賣藝。
首先我們從TVB台慶獻禮旅遊節目「走過烽火大地」談起,姑勿論當地是否真的烽火遍地,龐一鳴說他覺得最奇怪是訪問當地人,多是由主持人覆述,聽不到當地人的聲音。在旅途上個人感覺自己的存在,是身處於陌生的文化、歷史、種族及自然環境,與他們互動接觸,這種存在感是離開了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環境而產生。但由於我們對異文化有太多既定刻板形象,如伊朗人必定是宗教狂熱份子,因此更需要敞開自己的心靈。龐一鳴說在南美哥倫比亞,「毒梟黑幫」之地深入民心,對當地陌生人多有防範,一次當地人請他喝咖啡,然後再請他到家中農莊參觀,他起初也有猶豫,但最後決定接受邀請,結果他真的見到一個巨大農莊,也認識了當地栽種各式各樣的植物。而我有類似經驗,在伊斯法罕大巿集早晨,一位紳士打扮的伊朗阿伯說帶我去逛巿集,當時心想可能是兜生意的小販或導遊,姑且跟他走走,他帶我重踏昔日帖木兒帝國時代駱駝商旅的驛店、舊磨坊、人手燒製清真寺外牆瓷磚工作坊,這是一般遊客不知道的地方。他的而且確是在市集開店,但沒有強迫購物、也不收小費。
打破常規
旅途上的存在感,是需要打破常規,重新發現自己。香港生活有太多規範,太多既定角色要扮演。龐一鳴以街頭賣藝為例,他說香港人有恐懼,因為我們相信要技藝精湛才可公開表演,擔心水平不足反應欠佳而丟臉。但在歐洲一般人打賞賣藝人,是欣賞他的熱情,對自己表演的熱愛,而非由演出水平高低去決定。他的賣藝團就是要年青人打破自我規範,勇於表現自己。同樣,全球化時代旅遊成了熱門消費活動,有大小旅遊指南、網站,告訴你必吃、必買、必到景點,結果處處人潮,遊興盡失。龐說盲目跟從指南也是約束及規範,有時可以來個突發即興行程,他說在布拉格大鐘景點,遊人如鰂,他們一行人決定隨意跳上一架巿內巴士,不知目的地是那,總之去到總站就落車逰玩。
自由自在或即興行程可帶來驚喜,但在知名景觀中找尋令人震撼的體驗,則需要計劃。我認為早起是好重要,為要欣賞印度泰姫陵的美,我在早上四時起床出門,徒步走到陵前廣場,五點到達等晨光初現灑落白色大理石圓頂,這時建築物是呈金黃色。又有一次冬日晨早在柏林穿過勃蘭登堡門,走到大屠殺紀念碑,空曠地上大大小小長方形石棺,晨光在石縫中射入來,當時空與建築設計相配合對應時,對人會產生強大的情緒感染力,這是旅途上出現的Magic Moment,一生難忘。
我們大家都認同,旅行是跨文化體驗,可以發現,甚至改變自己。龐在長達一年南美洲之旅後,在當地體驗到人與人,社區與社區的互助,身體力行比空談政策更重要,更直接。回到香港後便坐言起行,付諸實行。他的經歷告訴大家當旅行結束,回到香港現實生活,又再重新面對各種約束制肘,如何保存那點在旅行時燃起之火,發現自己後,真正能改變自己,這才是最大挑戰。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