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5 November 2017

藍毗尼


《信報》11月25日
劉健威 <此時此刻>
從加德滿都飛藍毗尼(Lumbini)才需四十五分鐘,飛機沿着喜馬拉雅山飛,下瞰重山疊嶂,而千山之外,雪峰連綿,景色很是壯觀。
藍毗尼是佛陀釋迦牟尼誕生之地,一個毗鄰印度的小鄉鎮,卻因佛教徒萬方來朝而變得興旺起來。
佛陀誕生地在一個公園之內,歷史遺蹟有三:阿育王時代石柱、摩耶夫人寺和一棵數人合抱的菩提樹。
孔雀皇朝期間,阿育王尊崇佛教,在此地立柱,以銘文標示佛祖誕生所在;石柱不高,據說以前有雕刻之馬立其上,只是如今已失去,光餘圓柱;這是遺址最古老之物了。
摩耶夫人寺是一方形新建築,高兩層,其上有塔。珍貴的是,室內地下有舊建築遺址,建築年份由公元前三世紀到公元七世紀;更有一石板,據稱是佛陀精準出生之地。
據說,摩耶夫人在梭羅樹前產下佛陀,後來梭羅樹老死,人們植菩提樹代替之。
三個遺址真實歷史茫不可考,只是信徒都以虔誠之心漠拜之,樹下柱旁,祈禱之聲不輟,氣氛一片肅穆。
說到底,這些遺址都是佛陀寂滅三百年後後加之物,和佛陀無甚關係;憑弔之後,我更留意的是,周圍的自然環境,想像此地成為勝跡之前更樸素自然的景象,那可能更接近佛陀出生、成長時狀態——附近都是平原,散散落落長滿矮樹,水池沼澤散布,水氣氤氳,薄霧繚繞;但日光朗朗,白鷺翺翔,不至於予人荒寒之感。
勝跡附近有着法、德、日、中……各國所修寺院,都建得莊嚴雅麗;惟日本山妙法寺最壯觀——作白塔設計,下有三層圓形迴廊;繞塔一周,四野景色盡收眼底,大塊自然與建築物融為一體;建築師深曉借景之道,益令遊人興古今之思。

Tuesday, 21 November 2017

Friday, 17 November 2017

《上海秘境》

编辑推荐

《上海秘境》是《TimeOut 上海》杂志同名栏目的文章精选集。在近五年的时间里,挑选出上海最地道、最独特、最市井的秘境,也许是一条路、一栋洋房、一座教堂、一个园子、一片社区……但都是喧嚣都市的安静去处。用故事串联起建筑和记忆,记述人与城最深刻的情感。
每处秘境的“周边好逛”和“Tips”版块,不但有探访秘境的详细路线,还延伸到秘境周边众多好玩的地方,为读者提供更多探秘的乐趣。
《上海秘境》是重新发现和体验当下上海最理想的读本。

媒体推荐

探秘者告白

沈艳燕:城市如人的手掌,散落于上海各处的老房子串起了或长或短的掌纹,令历史变得有迹可循。我一直觉得,这些老房子,它们的身体虽存活到现在,灵魂却仍留在属于它们自己的那个时代。在婚纱照中,它们成为背景;被改成酒吧后,它们成为躯壳……如何融入,这是一道多么难解的命题。以文字,唤醒老房子的灵魂,我们怀念的,是那个时代。

施雯:相信我,如果你对这座城市像多年的爱人一样,左手摸右手般腻味了,这本书必定会令你重新爱上它。

甘世佳:如果不是时常表现出恨的态度,那只能说明你对这座城市还没有足够的爱。原谅我在文字里,对于这座城市的改造有诸多不满,因为它实在是需要我们展示更多的“恨意”,才会变得更有魅力。

戴剑:关于上海的故事不应该只是风花雪月或者黑帮传奇,有太多与市井相关的分分秒秒值得被纪念,这是一本关于市井上海的书,我们让造作和猎奇走开。

甘鹏:上海,一个混合了摩登、神秘、迷醉的复杂名词,单用魔幻或者花天酒地来概括显然是片面的。上海因为复杂而构成上海。秘境截取每个人眼里上海一角、一面,它们拼贴在一起,成为独一无二的大上海。

作者简介

甘世佳,填词人、独立撰稿人。
甘鹏,娱记出身,不遗余力地走访上海的许多老建筑。
施雯,原《TimeOut上海》记者,现在上海图书馆工作。
沈艳燕,《TimeOut上海》特约撰稿人,对上海的旧时历史非常感兴趣,长期为上海秘境栏目供稿。
戴剑,《Timeout 上海》杂志主编。

目录

1 月 
01 一百年诗意的源头 
02 城市有寺真如许 
03 首席公馆:老上海流氓大亨的奥菲斯 
04 摩西会堂:修葺一新的上海方舟 
2 月 
05 情人节 轧马路 
06 上海作家协会:昨日的爱神花园 
07 东平路 9 号:平生未有之爱情 
08 岛上的光阴 
3 月 
09 岁月神偷之威海路 
10 旧市立图书馆:西安式的苍凉 
11 恰同学少年:中学那点事儿 
12 杨树浦水厂:当工厂变成童话里的城堡 
4 月 
13 不进老图书馆 不算交大人 
14 宁波路 390 号:真心 hold 住的纸片楼 
15 英雄终归难过岁月这道关 
16 玻璃博物馆:温柔易碎,请小心轻放! 
5 月 
17 福开森路:一日的前世今生 
18 董家住宅:好光景掰着吃 
19 宝庆路 3 号:上海第一天价老洋房 
20 嘉定孔庙:人之生也直 侥幸不得 
21 属于梓园的时光 
6 月 
22 海洋大学 看鲸鱼去! 
23749 弄:兜不完的特务迷城 
24 上海文庙:爱书人的天堂 
25 三十六宅:七十年前的稀世豪宅 
7 月 
26 被爬山虎纠缠的太原路 
27 思南路周公馆:踩着永不凋零的蓝调 
28 非常有戏的西园大厦 
29 从教堂到餐厅:“白俄”留给上海的过眼烟云 
8 月 
30 利西路:把老房子都写成诗 
31 江湾体育中心:体育场变身舒适的公共设施 
32 永不厌倦的静安别墅 
33 叶家花园:那一片深邃的绿 
9 月 
34 徐汇滨江:尚有宁静就好 
35 望德堂:跳一曲热辣的佛拉明戈 
36 大福里:抖落满地金银 
37 原华政教师宿舍:闹市里的乡村 
10 月 
38 溧阳路:生活在静处 
39 诺曼底公寓:巨轮泊在大上海 
40 水果 情人 梦:从礼查饭店到三角地 
41 息焉堂:动物园里的君士坦丁堡 
11 月 
42 文化广场:艺术启蒙八十年 
43 和平饭店之重出江湖 
44 克莱门公寓:如火斜阳外 
45 瑞金宾馆:愿守住宿命般的矜持 
12 月 
46 圣三一堂:圣诞那夜的琴声 
47 外滩钟楼:时间的背面 
48 北川公寓:最值钱的是故事 
49 出走的若瑟堂 
50 公益新天地 : 传承美好心愿 
后记 什么都会发生 因为这里是上海

后记

什么都会发生因为这里是上海
如果有人问我,你为什么爱上海,我觉得那简直就是个可笑的问题,这就跟问你“为什么要在一生中爱上一个人”一样可笑。但我仔细想了想,现在可能要这样回答:爱上它,是出于对它永远不会枯竭的好奇。
不知道你有没有喜欢看站牌的癖好,我有,而且几乎到了强迫症的地步。这种病症始于七八岁,刚认了字,电车站牌是最好的户外教科书。第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站牌来自于55路,这是上海很有年纪的一条公交线路了,如果你第一次乘坐它,会看到上面有一个站名叫“五角场”,问题是,你第一次读到五角场和你第一百次读到五角场,感受一定不同,我的第一次就有很多奇思妙想:这地方大概是块标准菱形,至于“场”,我能想到的就是家门口的三角地菜市场,清晨就有小贩的吆喝声,摆满了悦目的蔬菜,还有公平秤前排着长队的阿婆爷叔,是了,那地方一定就是块菱形的菜市场。当然,后来我真的到了五角场,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那里是五条大马路的汇集之处,中间有个超大的花坛,好多电车公交开到这里,都要转个圈,从一条路绕上另一条路,从空中看五角场,它就像个旋转的螺旋,抑或自体分裂的细菌,生生不息,永不停止,但那是彼时的样子了。现在的五角场没有了中间的大花坛,而是改成了很cool的下沉式广场,广场的上方还盖了一座充满后现代意味的拱形装饰,霓虹初上的时候,LED灯放肆地打出各种新奇图案,如果俯视,你会惊奇地发现,那“细菌”还在,只不过跟着城市的脚步一起进化了而已。
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从五角场开始,你会发现另一些真正可称为遗迹的东西,比如寿命要比申花足球队长很多的江湾体育场,从民国市立体育场到后来大修成为申花主场,再到如今与创智天地毗邻,再度回归“民国风”,地方谁都晓得,可背后的那些轶闻老谈,却不是人尽皆知。当然,还有完全被市井化了的地方,比如曾经的民国市立图书馆,现在成了同济中学的一部分,跟西安老城楼差不多样子的建筑,竟然成了上海学生们日日进出的校园,实在也够迷幻的了。
第二个叫我很费神去思量的站头是——提篮桥,彼时我妈从东区赶到西区_上班,总要坐13路,站牌上赫然有着“提篮桥”这样的站名,如果五角场还能靠想象来窥测的话,提篮桥简直让人抓狂,提着篮子的人们必须要走的桥?这说不通,而且那画面实在蠢,后来真的到了提篮桥,果然是有座桥,就在大名饭店旁边,是高高的人行天桥。但提篮桥本身已经不够神秘了,因为这里有更让人兴奋的秘所——一座监狱和一座犹太人教堂。那时,两者都甚是冷清,全然不像今天,摩西会堂已经成了:二战犹太幸存者们的朝圣之地,提篮桥监狱呢?依然讳莫如深地藏在百多年前英国人造的高墙后面。至于为什么叫提篮桥,我算是明白了,原来嘉庆年间,这里确实有座小木桥来着,木桥附近有爿竹器店,人家真卖篮子,因此,桥就随了这店货品,取名提篮,可二百多年前走这桥的老祖宗哪里能想到,桥和店早已灰飞烟灭,但这名字却留了下来,不仅留在电车站牌上,最新的地铁12号线,也盖起了堂皇的提篮桥站,估计当我们垂垂老矣,这站台还会豪气地吐纳八方来客,赶路的人念叨着提篮桥,谁会去想,那小小的一爿竹器店和走过小木桥去下海庙烧香的善男信女呢?
这样的“站名畅想”有很多,比如大八十(后来的大柏树)之于已经消失的9路,复兴岛之于还在运营的60路,还有在上海开埠之前就有的、在“城墙”之间来回的ll路,现在连老南市都没有了,可11路依然在各种“门”之问穿来穿去,怎么看都很有“诈尸”的感觉。
我想,每个上海人脑子里一定都有许多站名,一些牵扯着无疾而终的恋情,于是一辈子都不想再坐那辆车;一些是青春年少,无端张狂的写照,于是路过,总要多看几眼;一些是曾经的家,不管彼时快乐或忧愁,每天在似乎不会变的站台上等车,好像一部分的魂已嵌在那里,等的时候无知无觉,到那车站不见了或走出了你的生活,究竟是否会唏嘘,为车站?还是为人生际遇?只有他自己晓得了。
所以,“上海秘境”这个栏目,乃至于这本书的出现,就是要归功于这些车站和这种好奇,同样,也要感谢那些将好奇付诸实施的人。第一个自然是甘世佳,他是最懂上海地图的人,估计他脑子里有一本各时期的上海地图,沧海桑田,那里曾经是哪里,现在是哪里,他都晓得,可他竟然还是八零后。接下去还有几位让人钦佩的撰稿人,像是甘鹏,别以为他只是知名娱记,他同样奉献出了几篇精彩的文章;我们的御用撰稿人马丽(沈艳燕),从上海小姑娘到上海妈妈,她陪着“上海秘境”走过了四年岁月,用过硬的文字功底和细腻的笔触,写下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传奇;在这个专栏曾拥有大批粉丝的景熙(施雯),复旦才女,她带来的所有故事,都有非常强烈的现场影像感,让人不得不钦佩她驾驭文字的能力;然后是从《TimeOut》一进入上海就给我们写稿子的陆蓓叶,她的笔法老练又带些许戏谑,你一定猜不到,她的本职工作是四大会计事务所的职员;而先后担任过秘境栏目责任编辑的两位女将也很了不得,前任苏德与现任吴琳,都是城市文化方面的有力推手,正是她们的工作,将那些由车站开始的感觉,延伸到了故事的层面;当然,最重要的还有我们的摄影师杨晓喆,最擅长扫街的他,带来的美好景致也支撑了所有这些故事所要表述的情绪。最后,《TimeOut上海》的原文化编辑王莫之,也在书籍的编辑与整理工作中,提出过许多真知灼见,在此一并感谢。
最后,我想感谢的是所有看故事的人,就像我愿意感谢那些依然等车坐车的人,如今的车站可能愈发无聊了,不过都是道路、商场和小区的名字,但行走的魅力依然还在。当你拨开那些扰乱视线的迷雾,或许能找到站名背后、属于每一块地方的传奇。或许某一天,你自己也能成为这传奇的一部分——在这座城市拥有一条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路,要知道,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因为这里是上海。
《TimeOut上海》主编戴剑

文摘

版权页: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