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5 August 2016

去旅行,要帶咩「平安藥」旁身?



今次的事情,很簡單,基本上,內容是這樣的:
一個晴朗的早上,藥房迎來了一個二十多歲的女生,穿著一件背心、一條熱褲、一對涼鞋,背著一個小小的背包,前來藥房,希望配一些平安藥。
據說,這個女生,打算趁著暑假這個黃金機會,聲稱一個人,單槍匹馬,前往日本,準備來一場日本東京五天四夜自由行,吃喝玩樂,便打算在臨行前,買一些平安藥,傍一傍身,希望能夠平安度過這次東京之旅。
嘩……聽著聽著……真的讓人羨慕透頂……要知道,妳在日本觀光的時候,遠在彼岸的我,還要在香港工作……唉……不說了,不說了……
好吧!現在,開始進入正題!
一般而言,平安藥,顧名思義,主要的目的,當然是「平平安安」,居家自用,自然希望「家宅平安」,外出備用,自然便希望「出入平安」。所以,平安藥,主要的用途,簡單說,就是一個「流動的小藥箱」,裡面的藥物,在出門的時候,作為一種備用藥,一直處於待命的狀態,隨時候命,在需要的時候,應一應急,自行解決一些輕微的病症,紓緩一些簡單的症狀,不用尋求當地的醫療援助,最後,確保旅途愉快。
其實,平安藥,作為一種備用品,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未必真的派得上用場。說真的,沒有多少人會真的希望使用這些平安藥……所以,面對一個空間不大的行李箱,不難理解,在選擇上,主要是以簡約為主,貴精不貴多,麻雀雖小,五臟卻要俱全,同理,行李雖小,藥物卻要俱全,攜帶最小的藥物,處理最多的病症,同時,準備最常用的藥物,治療最常見的病症。
當然,平安藥,在組合上,主要取決於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個因素,然後,根據相關的資料,啟動「可加可減」機制,作出相應的調整,從而挑選適當的藥物,度身訂造,制訂一份個人的清單,所以,在搭配上,豐儉由人,悉隨尊便。簡單說,不同的時間、地點、人物,自然會有不同的平安藥。

雖然,話是這樣說,無錯,但是,其中一些藥物,俗稱「膽」,大多離不開以下四種:

一、止暈藥

出門,不論前往什麼目的地,只要不能徒步而行、涉水而行的話,自然便需要各種不同的代步工具。實際上,不管是海、陸、空哪一路,有時候,舟車勞頓,可能會出現一些劇烈的搖盪、震盪,在相當程度上,便會大大增加眩暈的機會。
在用藥上,較常用的止暈藥,主要是第一代抗組織胺(First Generation Antihistamine)(例如Cinnarizine、Dimenhydrinate)、東莨菪鹼(Scopolamine Hydrobromide / Hyoscine Hydrobromide)兩種。
在服法上,主要可以分為口服、耳貼兩種。
在使用上,一般的止暈藥,重點是「先發制人」,簡單說,預防勝於治療,因為,相較治療而言,這些藥物,預防的效果較佳。
所以,在用法上,一般建議,在乘坐這些交通工具前,便要開始使用,目的在給予藥物足夠的時間,能夠在體內吸收,不要待到身體開始出現噁心、嘔吐的時候才服用,避免削弱藥效。

二、傷風感冒藥

這個,不難理解。不管是何時、何地,還是何人,不管是居家,還是出門,不管是傷風,還是感冒,兩者同是一些十分常見的病症。所以,大部分的平安藥,總會有一些傷風感冒藥,寸步不離,以備不時之需。
其實,一般普通的傷風、感冒,大多只是一些自限性病症(Self-limiting disease),在正常的情況下,大約在一星期內,便會自行痊癒,所以,這些傷風感冒藥,主要的目的,在紓緩相關的症狀,讓身體自行復原。
有時候,一些藥廠,可能會調配一些全方位傷風感冒藥,俗稱「複方」,一種藥,裡面可能已經蘊含不同的藥用成分,不難想像,多一種成分,便多一種用途,自然便多一種功效,所以,擁有較大的覆蓋性,同時能夠紓緩大部分的傷風、感冒症狀,例如發熱、鼻水、鼻塞、咳嗽、痰液。
在選擇上,基於「輕裝上陣」的前提下,平安藥,當然愈少愈好,少一種藥,便多一分空間,用來擺放其他藥,所以,在這個情況下,為了方便外出,隨身攜帶,這些綜合配方,未嘗不是一個理想的選項,目的在控制藥物的數量,盡量用一種藥,一騎當千,同時解決大部分的症狀。

三、止痛藥

這個,不難理解。不管是頭痛、牙痛,還是經痛,其實,跟傷風感冒藥一樣,同是一些常見的病症。
同時,旅行,其中一項節目,當然是觀光。不管是翻山涉水,還是遊山玩水,觀光,自然少不了遊覽一下景點,欣賞一下名勝,這樣,向左走,向右走,走來走去,便可能會出現肌肉痠痛的機會。
所以,大部分的平安藥,總會有一些止痛藥,不可或缺,以備不時之需。
其中,撲熱息痛(Paracetamol / Acetaminophen),算是一種較常用的止痛藥。
值得一提,在劑量上,一般建議,成人一天不宜服用超過4000mg (4g)。舉例說,以一粒500mg的撲熱息痛而言,這就是說,一天不宜服用超過8粒。

四、止瀉藥

所謂「病從口入」,人在外,不管是吃什麼,還是喝什麼,只要能夠放進嘴裡、吞進肚裡的話,總可能會遇到一些水土不服的問題。
其實,水土不服,顧名思義,就是不服當地水土,所以,在醫學上,稱為「旅行者腹瀉(Traveler’s diarrhea, TD)」。在病源上,主要是透過食物傳染的一種細菌感染,從而誘發腹瀉。
在用藥上,較常用的止瀉藥,主要是Loperamide、Diphenoxylate(大多搭配Atropine)兩種。
但是,在一般的情況下,這種腹瀉大多屬於自限性,簡單說,大多會不藥而癒。一般而言,待到身體透過腹瀉排除刺激物、致病原、毒素後,便可以改善腹瀉的症狀,一般只需要補充所流失的水分、電解質,避免出現脫水、電解質失衡、酸鹼值失衡的情況。
止瀉藥,在相當程度上,目的在緩解因為腹瀉所引起的不便。
當然,如果腹瀉持續一段時間,或者便中帶血或黏液,這時候,便應該盡快求醫處理。
至於,在包裝上,基於「輕裝上陣」的大前提下,排裝藥物,可能是一個較理想的選項,在攜帶上,一般較方便,而且,背面的鋁箔紙,大多會附上藥物的名稱、劑量,較容易辨認,所以,較適用於作為一種平安藥。
還有,在藥量上,取決於旅程的長短,一般建議,採取「寧濫勿缺」的策略,只有多,沒有少,如果是五天四夜的話,至少,便準備五天的藥量,便是了。

最後,這個女生,因為家裡還有一些止痛藥、傷風感冒藥,所以,只是買了止暈藥、止瀉藥,除了問多少錢外,還補上一句話:
「唔……還有沒有其他東西?」
其實,答案,倒是有的。
說真的,出入平安,除了向內看外,還要往外看,簡單說,內憂、外患,同時兼顧。
這話怎麼解?
有時候,不管是室內,還是戶外,不管是居家,還是出門,總可能會發生一些跌、踫、撞、擦的情況,便可能會出現受傷的機會,從而形成傷口。
所以,除了平安藥外,最理想的做法,還是準備一些藥水膠布,用來處理一些簡單的傷口。
問題是,藥水膠布,算是一種常用的傷口護理用品,在絕大部分的家裡,不難發現,所以,一般而言,只需要在家裡拿一些藥水膠布出來,放進行李箱裡,便是了。
所以,藥罐子便答道:
「如果家裡沒有藥水膠布的話,便買一盒,拿一些出來,備用傍身。」
還有,出門前,請準備平安藥;出門後,請準備手信……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