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5 November 2017

藍毗尼


《信報》11月25日
劉健威 <此時此刻>
從加德滿都飛藍毗尼(Lumbini)才需四十五分鐘,飛機沿着喜馬拉雅山飛,下瞰重山疊嶂,而千山之外,雪峰連綿,景色很是壯觀。
藍毗尼是佛陀釋迦牟尼誕生之地,一個毗鄰印度的小鄉鎮,卻因佛教徒萬方來朝而變得興旺起來。
佛陀誕生地在一個公園之內,歷史遺蹟有三:阿育王時代石柱、摩耶夫人寺和一棵數人合抱的菩提樹。
孔雀皇朝期間,阿育王尊崇佛教,在此地立柱,以銘文標示佛祖誕生所在;石柱不高,據說以前有雕刻之馬立其上,只是如今已失去,光餘圓柱;這是遺址最古老之物了。
摩耶夫人寺是一方形新建築,高兩層,其上有塔。珍貴的是,室內地下有舊建築遺址,建築年份由公元前三世紀到公元七世紀;更有一石板,據稱是佛陀精準出生之地。
據說,摩耶夫人在梭羅樹前產下佛陀,後來梭羅樹老死,人們植菩提樹代替之。
三個遺址真實歷史茫不可考,只是信徒都以虔誠之心漠拜之,樹下柱旁,祈禱之聲不輟,氣氛一片肅穆。
說到底,這些遺址都是佛陀寂滅三百年後後加之物,和佛陀無甚關係;憑弔之後,我更留意的是,周圍的自然環境,想像此地成為勝跡之前更樸素自然的景象,那可能更接近佛陀出生、成長時狀態——附近都是平原,散散落落長滿矮樹,水池沼澤散布,水氣氤氳,薄霧繚繞;但日光朗朗,白鷺翺翔,不至於予人荒寒之感。
勝跡附近有着法、德、日、中……各國所修寺院,都建得莊嚴雅麗;惟日本山妙法寺最壯觀——作白塔設計,下有三層圓形迴廊;繞塔一周,四野景色盡收眼底,大塊自然與建築物融為一體;建築師深曉借景之道,益令遊人興古今之思。

Tuesday, 21 November 2017

Friday, 17 November 2017

《上海秘境》

编辑推荐

《上海秘境》是《TimeOut 上海》杂志同名栏目的文章精选集。在近五年的时间里,挑选出上海最地道、最独特、最市井的秘境,也许是一条路、一栋洋房、一座教堂、一个园子、一片社区……但都是喧嚣都市的安静去处。用故事串联起建筑和记忆,记述人与城最深刻的情感。
每处秘境的“周边好逛”和“Tips”版块,不但有探访秘境的详细路线,还延伸到秘境周边众多好玩的地方,为读者提供更多探秘的乐趣。
《上海秘境》是重新发现和体验当下上海最理想的读本。

媒体推荐

探秘者告白

沈艳燕:城市如人的手掌,散落于上海各处的老房子串起了或长或短的掌纹,令历史变得有迹可循。我一直觉得,这些老房子,它们的身体虽存活到现在,灵魂却仍留在属于它们自己的那个时代。在婚纱照中,它们成为背景;被改成酒吧后,它们成为躯壳……如何融入,这是一道多么难解的命题。以文字,唤醒老房子的灵魂,我们怀念的,是那个时代。

施雯:相信我,如果你对这座城市像多年的爱人一样,左手摸右手般腻味了,这本书必定会令你重新爱上它。

甘世佳:如果不是时常表现出恨的态度,那只能说明你对这座城市还没有足够的爱。原谅我在文字里,对于这座城市的改造有诸多不满,因为它实在是需要我们展示更多的“恨意”,才会变得更有魅力。

戴剑:关于上海的故事不应该只是风花雪月或者黑帮传奇,有太多与市井相关的分分秒秒值得被纪念,这是一本关于市井上海的书,我们让造作和猎奇走开。

甘鹏:上海,一个混合了摩登、神秘、迷醉的复杂名词,单用魔幻或者花天酒地来概括显然是片面的。上海因为复杂而构成上海。秘境截取每个人眼里上海一角、一面,它们拼贴在一起,成为独一无二的大上海。

作者简介

甘世佳,填词人、独立撰稿人。
甘鹏,娱记出身,不遗余力地走访上海的许多老建筑。
施雯,原《TimeOut上海》记者,现在上海图书馆工作。
沈艳燕,《TimeOut上海》特约撰稿人,对上海的旧时历史非常感兴趣,长期为上海秘境栏目供稿。
戴剑,《Timeout 上海》杂志主编。

目录

1 月 
01 一百年诗意的源头 
02 城市有寺真如许 
03 首席公馆:老上海流氓大亨的奥菲斯 
04 摩西会堂:修葺一新的上海方舟 
2 月 
05 情人节 轧马路 
06 上海作家协会:昨日的爱神花园 
07 东平路 9 号:平生未有之爱情 
08 岛上的光阴 
3 月 
09 岁月神偷之威海路 
10 旧市立图书馆:西安式的苍凉 
11 恰同学少年:中学那点事儿 
12 杨树浦水厂:当工厂变成童话里的城堡 
4 月 
13 不进老图书馆 不算交大人 
14 宁波路 390 号:真心 hold 住的纸片楼 
15 英雄终归难过岁月这道关 
16 玻璃博物馆:温柔易碎,请小心轻放! 
5 月 
17 福开森路:一日的前世今生 
18 董家住宅:好光景掰着吃 
19 宝庆路 3 号:上海第一天价老洋房 
20 嘉定孔庙:人之生也直 侥幸不得 
21 属于梓园的时光 
6 月 
22 海洋大学 看鲸鱼去! 
23749 弄:兜不完的特务迷城 
24 上海文庙:爱书人的天堂 
25 三十六宅:七十年前的稀世豪宅 
7 月 
26 被爬山虎纠缠的太原路 
27 思南路周公馆:踩着永不凋零的蓝调 
28 非常有戏的西园大厦 
29 从教堂到餐厅:“白俄”留给上海的过眼烟云 
8 月 
30 利西路:把老房子都写成诗 
31 江湾体育中心:体育场变身舒适的公共设施 
32 永不厌倦的静安别墅 
33 叶家花园:那一片深邃的绿 
9 月 
34 徐汇滨江:尚有宁静就好 
35 望德堂:跳一曲热辣的佛拉明戈 
36 大福里:抖落满地金银 
37 原华政教师宿舍:闹市里的乡村 
10 月 
38 溧阳路:生活在静处 
39 诺曼底公寓:巨轮泊在大上海 
40 水果 情人 梦:从礼查饭店到三角地 
41 息焉堂:动物园里的君士坦丁堡 
11 月 
42 文化广场:艺术启蒙八十年 
43 和平饭店之重出江湖 
44 克莱门公寓:如火斜阳外 
45 瑞金宾馆:愿守住宿命般的矜持 
12 月 
46 圣三一堂:圣诞那夜的琴声 
47 外滩钟楼:时间的背面 
48 北川公寓:最值钱的是故事 
49 出走的若瑟堂 
50 公益新天地 : 传承美好心愿 
后记 什么都会发生 因为这里是上海

后记

什么都会发生因为这里是上海
如果有人问我,你为什么爱上海,我觉得那简直就是个可笑的问题,这就跟问你“为什么要在一生中爱上一个人”一样可笑。但我仔细想了想,现在可能要这样回答:爱上它,是出于对它永远不会枯竭的好奇。
不知道你有没有喜欢看站牌的癖好,我有,而且几乎到了强迫症的地步。这种病症始于七八岁,刚认了字,电车站牌是最好的户外教科书。第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站牌来自于55路,这是上海很有年纪的一条公交线路了,如果你第一次乘坐它,会看到上面有一个站名叫“五角场”,问题是,你第一次读到五角场和你第一百次读到五角场,感受一定不同,我的第一次就有很多奇思妙想:这地方大概是块标准菱形,至于“场”,我能想到的就是家门口的三角地菜市场,清晨就有小贩的吆喝声,摆满了悦目的蔬菜,还有公平秤前排着长队的阿婆爷叔,是了,那地方一定就是块菱形的菜市场。当然,后来我真的到了五角场,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那里是五条大马路的汇集之处,中间有个超大的花坛,好多电车公交开到这里,都要转个圈,从一条路绕上另一条路,从空中看五角场,它就像个旋转的螺旋,抑或自体分裂的细菌,生生不息,永不停止,但那是彼时的样子了。现在的五角场没有了中间的大花坛,而是改成了很cool的下沉式广场,广场的上方还盖了一座充满后现代意味的拱形装饰,霓虹初上的时候,LED灯放肆地打出各种新奇图案,如果俯视,你会惊奇地发现,那“细菌”还在,只不过跟着城市的脚步一起进化了而已。
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从五角场开始,你会发现另一些真正可称为遗迹的东西,比如寿命要比申花足球队长很多的江湾体育场,从民国市立体育场到后来大修成为申花主场,再到如今与创智天地毗邻,再度回归“民国风”,地方谁都晓得,可背后的那些轶闻老谈,却不是人尽皆知。当然,还有完全被市井化了的地方,比如曾经的民国市立图书馆,现在成了同济中学的一部分,跟西安老城楼差不多样子的建筑,竟然成了上海学生们日日进出的校园,实在也够迷幻的了。
第二个叫我很费神去思量的站头是——提篮桥,彼时我妈从东区赶到西区_上班,总要坐13路,站牌上赫然有着“提篮桥”这样的站名,如果五角场还能靠想象来窥测的话,提篮桥简直让人抓狂,提着篮子的人们必须要走的桥?这说不通,而且那画面实在蠢,后来真的到了提篮桥,果然是有座桥,就在大名饭店旁边,是高高的人行天桥。但提篮桥本身已经不够神秘了,因为这里有更让人兴奋的秘所——一座监狱和一座犹太人教堂。那时,两者都甚是冷清,全然不像今天,摩西会堂已经成了:二战犹太幸存者们的朝圣之地,提篮桥监狱呢?依然讳莫如深地藏在百多年前英国人造的高墙后面。至于为什么叫提篮桥,我算是明白了,原来嘉庆年间,这里确实有座小木桥来着,木桥附近有爿竹器店,人家真卖篮子,因此,桥就随了这店货品,取名提篮,可二百多年前走这桥的老祖宗哪里能想到,桥和店早已灰飞烟灭,但这名字却留了下来,不仅留在电车站牌上,最新的地铁12号线,也盖起了堂皇的提篮桥站,估计当我们垂垂老矣,这站台还会豪气地吐纳八方来客,赶路的人念叨着提篮桥,谁会去想,那小小的一爿竹器店和走过小木桥去下海庙烧香的善男信女呢?
这样的“站名畅想”有很多,比如大八十(后来的大柏树)之于已经消失的9路,复兴岛之于还在运营的60路,还有在上海开埠之前就有的、在“城墙”之间来回的ll路,现在连老南市都没有了,可11路依然在各种“门”之问穿来穿去,怎么看都很有“诈尸”的感觉。
我想,每个上海人脑子里一定都有许多站名,一些牵扯着无疾而终的恋情,于是一辈子都不想再坐那辆车;一些是青春年少,无端张狂的写照,于是路过,总要多看几眼;一些是曾经的家,不管彼时快乐或忧愁,每天在似乎不会变的站台上等车,好像一部分的魂已嵌在那里,等的时候无知无觉,到那车站不见了或走出了你的生活,究竟是否会唏嘘,为车站?还是为人生际遇?只有他自己晓得了。
所以,“上海秘境”这个栏目,乃至于这本书的出现,就是要归功于这些车站和这种好奇,同样,也要感谢那些将好奇付诸实施的人。第一个自然是甘世佳,他是最懂上海地图的人,估计他脑子里有一本各时期的上海地图,沧海桑田,那里曾经是哪里,现在是哪里,他都晓得,可他竟然还是八零后。接下去还有几位让人钦佩的撰稿人,像是甘鹏,别以为他只是知名娱记,他同样奉献出了几篇精彩的文章;我们的御用撰稿人马丽(沈艳燕),从上海小姑娘到上海妈妈,她陪着“上海秘境”走过了四年岁月,用过硬的文字功底和细腻的笔触,写下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传奇;在这个专栏曾拥有大批粉丝的景熙(施雯),复旦才女,她带来的所有故事,都有非常强烈的现场影像感,让人不得不钦佩她驾驭文字的能力;然后是从《TimeOut》一进入上海就给我们写稿子的陆蓓叶,她的笔法老练又带些许戏谑,你一定猜不到,她的本职工作是四大会计事务所的职员;而先后担任过秘境栏目责任编辑的两位女将也很了不得,前任苏德与现任吴琳,都是城市文化方面的有力推手,正是她们的工作,将那些由车站开始的感觉,延伸到了故事的层面;当然,最重要的还有我们的摄影师杨晓喆,最擅长扫街的他,带来的美好景致也支撑了所有这些故事所要表述的情绪。最后,《TimeOut上海》的原文化编辑王莫之,也在书籍的编辑与整理工作中,提出过许多真知灼见,在此一并感谢。
最后,我想感谢的是所有看故事的人,就像我愿意感谢那些依然等车坐车的人,如今的车站可能愈发无聊了,不过都是道路、商场和小区的名字,但行走的魅力依然还在。当你拨开那些扰乱视线的迷雾,或许能找到站名背后、属于每一块地方的传奇。或许某一天,你自己也能成为这传奇的一部分——在这座城市拥有一条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路,要知道,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因为这里是上海。
《TimeOut上海》主编戴剑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Saturday, 21 October 2017

3夜4日台北旅遊團,預定行程如下: (方便大家先上youtube 做功課)
    
     1.日本人舊宿舍:贏東社區  贏東詩社  (看民間防禦原子彈幅射防空洞)
        日本料亭; 紀州庵 
        本土古舊商區:大稻埕 (廸化街) 萬華剝皮寮
        日本神社:西本願寺 
       日治建築: 西門紅樓 
       松山文創園(重點參觀:閱樂書店)。
       華山文創園(重點參觀:好樣思維VVG Thinking)
    
    2.  法鼓山  朱銘美術館 (視乎時間而可能同場加映:鄧麗君墓園)  北投水月道場及其他名勝


 3. 寶藏巖(視乎時間而可能同場加映:國立台灣大學校園、大安森林公園、大安森森公園地下鐵車站

    推薦餐廳:樂浦町、青田七六、平安京茶事、瞞著爹、大隱、野草居(午夜食堂)
 推薦飲茶:紫藤蘆
  自由活動:康青龍(般海光故居、永康街、青田街、龍泉街)、富錦街、赤峰街 



台南市
https://www.bbkz.com/guide/index.php/%E5%8F%B0%E5%8D%97%E5%B8%82



国立台湾文学馆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 国立台湾文学馆馆舍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国定古迹,前身为日治时期台南州厅,落成于1916年,目前为我国第一座国家级的 文学博物馆。
  • 台南市中西区中正路1号。

国家台湾历史博物馆
  • 台南市安南区长和路一段250号

奇美博物館
71755臺南市仁德區文華路二段66號
  • http://www.chimeimuseum.org/

Thursday, 12 October 2017

FastDeal10972
12 nights departing March 14, 2018 on
MSC Cruises' MSC Orchestra


Cheapest Inside$714
Cheapest Oceanview$888

Cheapest Balcony$888
Cheapest Suite$2,106

No brochure rates were provided by MSC Cruises. Prices are in US dollars, per person, based on double occupancy. Prices are subject to change without notice by cruise lines until a deposit has been made, and must be reconfirmed at time of booking. Prices include port charges but do not include airfare or (where applicable) airport or government taxes or fees. Prices and promotions are for new bookings only, in accordance with cruise line policies. Click any price to convert to other currencies.


DatePortArriveDepart
Wednesday, March 14Rome (Civitavecchia), Italy7:00pm

Thursday, March 15Florence / Pisa (Livorno), Italy8:00am6:00pm

Friday, March 16Genoa, Italy8:00am5:00pm

Saturday, March 17Marseille, France8:00am6:00pm

Sunday, March 18Barcelona, Spain9:00am6:00pm

Monday, March 19At Sea

Tuesday, March 20Valletta, Malta8:00am4:00pm

Wednesday, March 21Corfu, Greece2:00pm8:00pm

Thursday, March 22Olympia (Katakolon), Greece8:00am5:00pm

Friday, March 23Crete (Heraklion), Greece8:00am6:00pm

Saturday, March 24Athens (Piraeus), Greece7:30am4:30pm

Sunday, March 25At Sea

Monday, March 26Rome (Civitavecchia), Italy9:00am


800-906-514

Thursday, 5 October 2017

Prepaid data SIM cards

Prepaid data SIM cards:

Greece is a popular vacation destination. That's why many network providers offer english version of their websites and tourists buying Prepaid SIM cards is nothing unusual

Friday, 29 September 2017

文化觀察》旅行究竟是刻苦或享樂?觀光哪裡來的黑暗面?

 
Photo by rawpixel.com on Unsplash
Photo by rawpixel.com on Unsplash
「文化觀察」單元由文化研究學會Openbook閱讀誌共同企畫,以台灣近期出版品為引,介紹學術的理論觀念,每月定期刊登。

旅行為何要刻苦?
旅行書是當今書市的強勢文類,台灣的實體書店總是有大大一櫃,今年香港書展的年度主題也就是「旅遊」。
旅遊書若是一種文類,當然不只是按圖索驥的圖冊、guide book。讀進旅行書的內裡,必定有幾朶「人生哲理」的文字雲會浮現,例如慢遊、出走、探索、夢想……。去年大賣的電影《我出去一下》,正是由包含這幾種元素的暢銷旅行書改編拍攝。
在人生哲理的大方向下,這幾年旅行書還有一種特色風,就是書名漸長、漸玄。誠品2016年度暢銷榜首Peter Su《如果可以簡單,誰想要複雜》堪稱代表,不少歐美刻苦旅行書來到台灣,譯名也都很悠遠,例如《買一張名叫夢想的單程機票:一個大男生,兩年半時間,世界五大洲,一個夢想的完成》、Rolf Potts的《旅行是為了放大生命的極限:出走不是為了逃避現實,而是想讓人生更加精采》,都是典型翹楚。
刻苦追求人生的旅行書寫,歷史說遠也不遠。至少1990年代末在台灣引起騷動但蕓花一現的華航、長榮二大航空公司「旅行文學獎」,獲獎作品就是走類似路線。沉寂了十多年後,這三、五年的趨向又更明顯。
回顧台灣政府1979年才開放海外觀光,歷年的出國人數統計,1980年48萬人、1990是294萬人、2000年732萬人、2010年941萬人,最新資料2016年是1,459萬人。自2012年突破千萬人次後,年年再創新高,近五年成長率都很驚人。
於是這裡有個問題:如此屢屢塞爆桃機的大量旅行人次,都是刻苦出走在反省人生嗎?旅行,難道不能是享樂的完成式?不能純粹看美景看美女?
旅行究竟是刻苦或享樂?文化研究對於「觀光文化」的討論,有三個觀點應該有助思考這一組苦樂的吊詭。
travel11.jpg
(Photo by 4356830)
旅行不等於觀光
第一個觀點是,「旅行」和「觀光」看起來差不多,實際上卻是歷史脈絡完全相反的兩回事。我們生活中雖然常二詞混用,例如「阿嬤被旅行社小姐招去觀光」,但在文化研究概念上則有明確區分。
美國史學家布爾斯廷(Daniel Boorstin)1962年的The Image: 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一書,就以字源考察隔斷兩個字的意義糾纏。布爾斯廷說,旅行(travel)字源來自中世紀travelen,與法文travail(工作)同源,原意是因勞動而移動、走路走到骨折。再往前追溯到拉丁字源trepalium,意思竟是三塊木板——沒錯,滿清十二酷刑夾斷手指的道具也!
相對的,觀光(tour)源自希臘文tornus,是英文turn(回轉)、circle(循環),意指去一個地方而復返。所以觀光的意義,就是暫時離開然後回返。
因此,旅行自古就有,而且古早的旅行者幾乎都不情願踏上旅程,如客商、軍人、流寓……。出發不保證回家,當然苦!觀光則相反,保障回家的出遊,才是享樂。
觀光史學者幾乎都同意,人類歷史的「觀光元年」,是從事旅遊代理業務的庫克(Thomas Cook)利用剛完工20年的英格蘭鐵路,提供教會朋友訂票服務的1845年。庫克隨後推出套裝行程(package tour),招攬勞動百姓在假期輕鬆去玩歐洲,正式終結「個人苦痛」的旅行歲月、開啟「大眾享樂」的觀光時代。
travel01.jpg
庫克紀念館展示與19世紀旅行相關的交通模式。(wiki)
觀光成為一種工業,是西歐18世紀末兩個大革命之後才有可能。日本則要到19世紀末期,「四國遍路」之類的傳統參拜文化,才開始轉為現代觀光文化。富田昭次的《觀光時代:近代日本的旅行生活》,就談日本在明治時代以後,搭鐵道、乘輪船、住飯店、看手冊、寫遊記……,開啟一種全新的「觀光」生活。由參拜轉為現代觀光,再以現代觀光吸納傳統,由此可知悉日本為何能是休閒產業大國。
區分了旅行的古老源流,明白了觀光的現代庸俗,當過國會圖書館館長的布爾斯廷老先生,於是對著1960年代的觀光團開罵:這哪裡是什麼深沉的「旅行」?根本是膚淺的「觀光」!他所斥責的那些特地飛到東方泡土耳其浴的美國人,就是現在我們調侃的「上車睡覺、下車尿尿、休息買藥」之類的團客。
旅行和觀光,雖然玩起來差不多,歷史脈絡可是大大不同。
travel04.jpg
(Photo by kirkandmimi)
你的假期是別人的工作,你的歡樂是別人的痛苦?
第二個論點是,現代人的觀光,既是某些人的休閒,也是某些人的工作。
現代社會的特徵,是工人的作息配合工廠的機器,一起上班一起放假。所以,農人放假是大地在休息,工人放假是商人有生意。
1845年全球第一家旅行社庫克公司,就是工業社會結構在撐腰。英國1847年制定《工廠法案》,規定每日工作上限10小時的天花板,假期制度開始形成。慘澹經營的庫克,終在1851年倫敦萬國博覽會大發利市。大批勞工群眾前仆後繼湧入這個現代商品殿堂。庫克從代售車票、代訂飯店的旅行社,跨足到旅行用品、時刻表出版、開銀行發行旅行支票。幾經併購成為國際性的通濟隆集團(Thomas Cook Group),就知大眾觀光在現代社會的美景。
德國批判理論(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在1930年代提出《文化工業》(Culture Industry)概念,就斥責「休閒產業」根本是資本主義的陰謀:工人離開生產部門的工作時間之後,那麼難得而僅有的自由時間,竟又遭到商人勸敗,而集體被收編為消費部門,如此一生都逃不離生產-消費-生產-消費的無限迴圈。
而今,世界觀光組織(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宣稱,2015年全球觀光人口有11億8000萬人次,產業營收是1,5000億美元,規模已超越石油業和汽車業而穩居全球第一大產業。光用陰謀論,似不足以解釋觀光客的前仆後繼。
travel06.jpg
(Photo by Free-Photos)
觀光客在凝視什麼?
第三個觀點是,觀光客要看的風景,出發前就已決定。這個理論即厄里(John Urry)的《觀光客的凝視》(2016年重出3.0版)。
前面提到的布爾斯廷,對待觀光文化實在嚴苛,有如道德警察。他批判觀光客東南西北搞不清就被帶去再帶回,所見所聞只有假快感,旅行體驗只是「假事件」(pseudo-event)。這種觀光道德心態,被很多布爾喬亞知識分子接收:一樣坐飛機、一樣住旅館、一樣看博物館玩迪士尼,布爾喬亞總是對於嗡嗡嘈雜的團客感到不屑。文化研究理論戲稱這種心態為「他們是觀光客、我是旅行者」(They are tourists, I am traveler)情結。
travel09.jpg
(photo by cegoh)
其實,在大家都是出來玩的嘛!理論上沒有尊卑、也不必論高下;因為背後的黑手,是現代職場的工作壓力。1970年代社會學者麥康尼爾(Dean MacCannell)就對現代觀光客有比較寬容、同情的態度。他認為,人類困在資本主義的「異化勞動」下,總覺得眼前的人生不完整,總嚮往在他方會有生命的「本真」(authenticity)。
這就是所謂「生活是他方」La vie est ailleurs)啊,米蘭・昆德拉引述法國詩人韓波的這一詩句,是海內外形容離家旅行最有名的證詞。
現代人明知無路卻又必須勉力為之,是一種無奈。布爾斯廷無情指控觀光客的立場,麥康尼爾稍做修正,提出「被演出的本真性」(staged authenticity)理論,說明所有人都渴望「造訪他方」以尋找本真——雖然很無奈,看到的他方,都只是舞台上的演出。
但是,現代人都有一顆不安的心靈必須安撫,因此忍不住就是要觀光。
厄里在2002年的《觀光客的凝視》補了一種解釋:觀光客的眼睛,早就不斷在遊記、雜誌、照片,以及標榜「死前必玩的五十景點」之間逡巡,不斷想像「本真生活」會在某一個場景獲得應許。
詹宏志2015年的好書《旅行與讀書》,就坦言「書呆子相信凡事書中都有答案,在旅行一事也不應有例外,所以他們通常會以一本書或幾本書做為旅行的依據,我當然也是這種人。」詹宏志藉著他人的設定而出發,也可說是「觀光客的凝視」之驗證。當然,詹宏志那般領悟風景、抒寫感情的能力,才有能力跳脫魔咒、不致只是追隨他人眼睛去觀光。
2012年厄里邀請年輕的地理學家拉森(Jonas Larsen)改版寫成《觀光客的凝視3.0》,加強近十年觀光傾向影像、展演的現象,以及人不斷脫離土地的後果。這本3.0,因此更貼近當代資訊社會,也更深沉在思考觀光的風險、衝擊。
當然,說到觀光的社會黑暗面,就不能忽略貝克的《旅行的異義:一趟揭開旅遊暗黑真相的環球之旅》。書的原名叫Overbooked,一般用來指航空公司機位超賣,但本書則是不斷在追問:當觀光由嗜好變為產業,對人類社會是毒藥或是靈藥?
所以他追到全球最熱門的觀光區,吳哥窟、威尼斯超抽水源而造成的地層下陷,杜拜沙漠起高樓的奴工地基……。從頭到尾以「你的歡樂是我的痛苦」來質疑觀光客,正是文化研究看觀光很不爽的基本態度。
travel08.jpg
(Photo by congerdesign)
觀光也有心靈的暗黑面
若說貝克《旅行的異義》討論觀光的社會暗黑,狄波頓《機場裡的小旅行》就是在談觀光的心靈暗黑了。
暢銷作家這本《機場裡的小旅行》是夠酸的小書。狄波頓應機場餐飲服務大廠Nabisco之邀,進駐倫敦希斯洛機場一周,寫出這本採訪觀察筆記,狠狠抓到現代人之觀光客的凝視。
書中有一章描寫名叫大衛的英國父親。他在半年前預訂一場希臘假期,就將度假村加到「我的最愛」,每天上網查看氣象,不時蒐尋網上照片。不過,這場伯羅奔尼撒半島之旅,真正來到第五航站,夫妻和兒子四人此起彼落的不滿,終究擊潰了他的觀光熱情。
不安的終究是人心,觀光經常無能為力的。但是,狄波頓寫出重點:
旅客在不久之後就會忘卻自己的旅程。他們將回到辦公室,而必須以短短幾句話概括一座大陸。他們將再次與配偶及孩子爭吵。他們將望著英國的景色而毫無所感……不久之後,他們就會再次對杜布羅夫尼克及布拉格產生興趣,並且重新感受海灘與中世紀街道的魅力,明年,他們又會想到要去哪裡租一棟別墅度假。